当前位置:

积极应对极端天气 多措并举开展风险防范

日期:2025-06-24 14:59来源:宜昌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护中心
责任编辑:市园林中心阅读量:

  近日,宜昌遭遇强降雨天气,大部地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,局部特大暴雨,引发社会对园林绿化在建项目防汛工作的关注。在建绿化工程因苗木根系未稳固、施工区域地形多变等特点,更易受暴雨侵袭。如何科学做好防范工作?我们这样做。

  分类施策,强化主体责任落实。一是强化主体责任。责任单位落实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工作,施工单位组织编制应对极端天气的专项施工方案,明确不同预警级别下的应对措施、施工要点、人员职责和应急处置流程,及时将预警信息及防范应对要求传达、落实到每一个在建项目。二是完善预警信息传递机制。主动加强与应急管理、气象等部门的协同联动,建立健全快速响应传递机制,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直达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。三是严格落实预警响应措施。督促在建项目指定专人负责接收、确认和传达各类预警信息,收到预警后立即按照项目应急预案要求,迅速、果断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,严禁在极端天气预警生效期间违规冒险作业。主要包括五个方面:精准应对大风天气。及时暂停涉及室外高处作业、起重机械、脚手架、临时建筑等的高危作业;加固幕墙材料、未拉结墙体、围挡、临时工棚、宿舍等易被风吹动的设施;停止动火作业,消除火灾隐患、强化高温天气应对。合理安排作业时间,关注人员健康状况,严防作业人员中暑;严格遵守“先通风、再检测、后作业”的原则,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。严密防范暴雨或持续强降雨。加强深基坑、脚手架监测,备足防汛物资,确保工地排水系统畅通;排查防雷接地和临时用电系统,严密防范地质灾害。多措并举防雷电。确保避雷接地和保护接零装置完好;及时停止室内外带电作业;督促作业人员远离易受雷击的金属装置和设备。加强人员培训与教育。组织相关人员参加防汛安全培训,内容包括防汛知识、应急预案、抢险技能等,提高人员的防汛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。落实值班巡查制度。建立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,安排专人值班,确保汛令畅通。同时,加强雨前、雨中、雨后的巡查工作,对施工现场的临建设施、基坑、树木等重点部位进行巡查,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。

  物资保障,筑牢防汛后勤防线。一是储备防汛物资。提前储备充足的防汛物资,如水泵、沙袋、油锯、发电机、救生衣、照明设备等,并确保物资质量良好,能正常使用。根据项目实际情况,合理确定物资储备数量,在抢险重点部位可适当多储备一些。二是检查材料存放。对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,如苗木、石材、木材等,进行合理存放。易受潮的材料应放置在高处或有防潮措施的库房内,避免被雨水浸泡而损坏。对苗木要做好根系保护,防止积水导致根系腐烂。三是准备防护材料。准备好用于树木加固、设施防护的材料,如铁丝、木桩、塑料薄膜等。在汛前可利用这些材料对新栽树木进行加固,对易受雨水冲刷的部位进行防护,如对边坡用塑料薄膜覆盖等。

  设备管理,确保抢险运转顺畅。一是检修保养机械设备。对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,如挖掘机、装载机、水车等进行汛前全面检修保养,确保设备性能良好,能在汛期正常运行。特别是排水设备,要重点检查其排水能力和运行稳定性。二是确保设备停放安全。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停放位置,避免停放在低洼地带或易被洪水冲刷的区域。遇有暴雨等恶劣天气时,可将设备转移到安全的室内或高处停放,并用防雨布等进行覆盖保护。三是配备应急发电设备。配备应急发电设备,如发电机,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停电情况,确保防汛抢险设备(如水泵)能正常运转,以及施工现场照明等基本需求。(郭承鸿)